随着时代的发展、技术的进步,社会城镇化的普及,人们重新燃起对自然共生的向往。这种期待使得生态住宅、园林式酒店、绿色办公室等空间形态应运而生。这些空间形态通过传统展览温室叠加多功能共享互动,突破其固有定位,在自然和建筑之间找到重要的平衡点。
“重庆光环购物中心” /惊喜
如果说一个成功的新地标是指一座建筑、一处景观,让观众走近观赏后能够发现不一样的惊奇,收获不同的体验,那么重庆光环购物公园便充满着“惊喜”。
开业前两日人流量突破57万,成为城市焦点,各大媒体平台争相报道,全网讨论量激增,《建筑学院》、《ARCHISCENE》、《ArchiECHO》、《designverse设计宇宙》、《世界建筑导报》等30余家国内外资深媒体对其进行了报道。
这一切的关键,是上海植物园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的参与,让植物进入建筑,让效果图变成了现实。
商场内的“沐光森林”打破了城市与自然的界限,创新打造自然生态与城市功能完美融合的“城市自然共同体”,将森林搬进室内,让公园在建筑中生长出来,购物者可以“像逛公园一样逛街”。
首个购物中心内的温室植物园
纵跨6层
高达42米的立体垂直景观
300余种热带和亚热带雨林植物

[ 三大主题景观 ]
01

“ 生命之树 ”在上植森和的呵护下慢慢长成
02

03
三大主题场景共同构建了项目丰富的空间层次感。一年四季,都将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与场景,一季一景,自然变化,与重庆山城的3D特色有异曲同工的契合之处。这是一个无法复制于城市的自然景观,是一座真正具有生命力、自然生长的森林。
本次,我们采访到沐光森林的营造者
来聊一聊建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
“接到项目任务开始,团队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。我们向客户就温室植物景观的‘光、温、水、气、土’五大影响因子做了全面介绍。不仅要把树种到位,更要种活、养好。‘沐光森林’不是简单的施工,而是一项‘全生命周期’的系统工作。招标方案存在诸多的实施问题,如何化解?口说无凭,我们带领业主和方案顾问考察了太原植物园、辰山植物园、重庆来福士水晶连廊等过往项目。经过现场深度解析和现身说法,业主对我们说:‘陈总,谢谢你们的专业精神,现在我们需要对项目重新思考’”
上植工程总经理陈正光在采访中提到。

业主的远见卓识和魄力,是温室创新、森林进入建筑的关键一步。在项目策划、建筑设计阶段的介入,为项目最终落地、效果完美呈现提供了基础条件。
上植森和拥有约30年的温室养护经验,参与过国内多家顶尖植物园温室的设计建造,但在商业环境的尝试是第一次,这给他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挑战。
由于温室的开放时间不同,两者在植物与人所需要的环境之间要做到平衡,而显然商业温室带来的养护难度、养护成本更大。
商业温室不再是植物营造者单方面的努力,而是与建筑、文化、科技等多方合作的成果。
在地被补光灯的开发和利用方面,我方与不同的灯具供应商从形状、功能利用方面深入打样,与业主沟通后,确认了30多盏地被补光灯的定制加工,对地被植物有效补光的同时,也不失其美观性。
从养护角度讲,“沐光森林”作为商用温室,开放时间比传统温室长,养护都必须在深夜或凌晨完成。“沐光森林”的精彩呈现,离不开养护员们的精心呵护。
室内植物生长监控方面,“沐光森林”配置了智能温湿度监控系统,自动化加湿、通风、补光、灌溉系统等。24小时智能调节气候、湿度、光照等环境,让人与植物都能共享一个舒适的空间。
“沐光森林”给上植森和带来了成功的商用温室经验。商用温室应形成更为完善的“全生命周期”建设流程。在规划、策划、设计、施工全过程中,进行多专业协同、关键节点跨专业会审。室内植物有别于室外常规栽植,其背后意味着建筑的温室化设计、环境因子系统的兼容布局和隐蔽设计、各类复杂的暗线穿管、联合各部门的操作调试......需要在建筑设计初期,让室内景观专业尽早介入、参与到建筑设计和项目策划中去,才能在施工和展示中做到更好。
“这个项目包括大量热带植物种植和多种景观元素的组合。因为很多材料都是“非标”的,有的甚至是一树一价,这给采购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。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找到更多、更好的供应来源,给设计师更多的选项,也尽量为施工节约成本。”来自采购徐丽萍的经验。
施工负责人张伟业回顾这一路走来:“‘沐光森林’项目的完美收官,让人才得到了培养,眼界得到了增长,同时展现了上植森和团队的成熟。业主的积极配合,让我们有了更大的动力。”